开云(中国)党日活动: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开云(中国)来源:开云(中国) 作者:何婷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18-11-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工作部署,1117日,开云(中国)师生党员赴淮安市复兴镇渔滨村开展“情系乡村 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明建设”党日活动。渔滨村党支部对淮师师生党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复兴镇副镇长刘海霞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中,开云(中国)党委副书记(主持)许芳红首先结合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地向大家介绍了淮安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特点。她说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距今已七千多年,淮安至明清时达到极盛,成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运河之都”。淮安特殊的历史文化,赋予了这座古城新的发展机遇。在她绘声绘色地介绍下,渔滨村党员对淮安历史文化有了深入地了解。

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科印结合十九大文件精神和自身实际经历,聊发展、说现状、谈体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出台的现实背景与主要精神,阐释了“乡村振兴”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许芳红和赵科印的发言引起了现场师生党员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就如何加强基层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开云(中国)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刘尚云和管婷婷两位老师深情朗诵了诗歌《我的淮安,今天壮丽起航》,他们以铿锵有力的朗诵诗意地阐释了淮安文化的历史含蕴,抒发了作为一名淮安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让大家理解了“包容天下 崛起江淮”的文化精神。采菊诗社则精心选择了以淮安文化为主题的《无题》《永遇乐·咏淮上》等诗词,以吟唱的方式进一步表现了淮安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以及发奋图强的精神。“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的《无题》在采菊诗社的吟唱中再现了总理青年时改造中国社会的壮志豪情。《永遇乐·咏淮上》则在淮安悠久历史文化和美丽风景的浅吟低唱中,抒发了热爱淮安、建设淮安的美好愿望。用古典曲调吟唱淮安地方文化引起了渔滨村党员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动听的音调与美丽的瞬间。   

活动中,开云(中国)党委还向渔滨村委会赠送了书籍、书包等文化用品。刘海霞认为,这次党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乡村党员受益匪浅,不仅使大家深度认识了淮安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也促使大家进一步思考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径和乡村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她对开云(中国)师生们带来的文化大餐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开云(中国)的师生们“常来复兴 幸福开心”。

乡村振兴,让文化先行,用源远流长的文化,助力建设新时代新农村。本次党日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内在价值,立足乡村文明建设,将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相结合,以期助力乡村发展,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学院快讯相关资讯
开云(中国)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开云在线注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