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语言学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这一年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辞书学会改选,李宇明教授当选新一届会长,并发表了题为《辞书与社会进步》的主旨报告。与以往相比,本届会议对学会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少数民族辞书出版纳入重点范围。这预示着中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地位,努力打造以多语言为核心的语言能力建设以及研究体制。
晁瑞博士洞察学术动态,加入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并与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取得联系,以便于深入研究元明语言生活状况。
本年度晁瑞博士共参加学术会议6场,依次是:安徽大学第十一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语言大学第四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3次全国学术讨论会、武汉大学第四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会议、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华中大语言论坛、清华大学明清官话与方言研究工作坊。分别提交了《元代“兀的”“阿的”关系与汉语指示代词类型》、《元代见于选择问句和反诘问句的疑问语气词“那”》、《中世纪蒙古语祈使语气系统与元代祈使语气词演变》、《关于撰写明代语言规划史的研究设想》、《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老乞大句尾“有”字》、《明代南北官话语法举隅》。这些文章均涉及蒙汉语言比较、方言比较等多语言研究问题。
晁瑞博士认为未来中国语言学界将产生深度融合,汉语古今研究、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汉语与外语研究将进一步在语言规划学框架内深入交流。高校语言学教师应该积极跟进国家“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倡议,努力关注除了汉语之外的其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