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至25日,开云在线注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9名学生在对外汉语系主任皇甫素飞教授的带领下,赴上海同济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丰富多彩的专业研习活动。作为同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淮师汉硕基地班第二期学员,同学们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和接待。
研习初,同学们聆听了孙宜学院长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刳木为舟,致远以利天下》讲座。首先,孙教授通过谈做人来鼓励同学们做一个不忘初心的自然人;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做一个有济人济世情怀和胸怀的国际人。之后孙院长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同济模式”,让同学们对同济大学“汉传天下”的汉硕培养模式有了全面的了解。同学们还参观了同济大学校史馆,对同济大学风雨同舟的百年历史、严谨务实的办学传统及开放、和谐、更新的同济精神有了深切感受。
走进留学生课堂,体验真实的汉语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此次专业研习的核心环节。研习期间,同学们观摩了同济大学的留学生实际汉语课堂,听了留学生预科《初级汉语》《听力》《医学汉语》《科技汉语》课程,本科《汉语词汇概述》《中级汉语》《英汉翻译》《中国文化》《中国民俗》《HSK应试辅导》课程。同济师生热情地与淮师学子展开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淮师学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给同济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在课堂上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课堂观摩之外,叶澜老师还就“一个汉语教师的出行准备”主题做了精彩的讲座,大家深受启发。
此外,同学们还进行了深入的文化考察,参观了复旦大学、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豫园以及外滩等地,感受名校浓厚的学术气息,缅怀革命先烈事迹,体验上海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风采。
研习进入尾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外学生交流会,刘丹东老师担任主持。首先,张雅琳和徐雪同学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张雅琳给留学生上了一堂汉语语法课,讲述了能愿动词“能”和“会”的异同,王梦玲学姐对其表现做出了评价并且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徐雪生动形象地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课堂氛围活跃,留学生表现积极。中外师生围绕专业实践和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彼此在交流中积累了教学经验和方法。随后,淮师学子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中国古典诗词吟唱、舞蹈和歌曲《夜上海》《夜来香》,赢得了同济师生热烈的掌声。最后,皇甫素飞老师对此次专业研习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同济国交院的感谢。交流会在同济留学生和淮师学子互赠礼品中落下帷幕。
短暂的专业研习使同学们收获满满,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淮师-同济专业实践基地的深度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