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第十八届周恩来奖学金评选在崇文楼多媒体智慧教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亚军,党委组织部、党委学工部、党委周工部、财务处、招就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开云(中国)王子文、周晓萱荣获第十八届周恩来奖学金。
本次周恩来奖学金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初审等三个阶段,共计33名学生进入到最终评选。最终评选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分3组进行,每组11名同学,现场小组讨论分工明确,思路清晰,气氛活跃。整场讨论过程中,评委在观察室通过大屏观看,全程远程评审,更为全面直观地了解同学们的表现。
在自我介绍环节后,同学们进入答辩室,通过观点陈述、组间讨论、总结陈词三个环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感到周恩来这个名字温暖与自豪的原因”“周恩来精神触动自己的原因”“如何践行周恩来精神”等问题各抒己见。同学们谈周恩来甘于公仆、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他们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引;谈周恩来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精神对自己学生工作的鼓舞;谈周恩来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精神对个人与班集体共同进步的帮助。对于“如何践行周恩来精神”,有的同学认为要立足于“坚守朴实 、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在刻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传承周恩来精神;有的同学认为要通过广泛地参与志愿服务、支教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周恩来精神;有的同学提出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创新形式广泛宣传周恩来精神。同学们认为是周总理的伟大人格与亲切事迹让他们觉得温暖,是淮安这座总理的故乡蕴涵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感到自豪,是淮师这座以周恩来精神为底色的大学让他们受到灵魂的熏陶。
传媒学院宗明明同学表示:“对于周恩来精神,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通过这次评选,我了解到了别人眼中的周恩来精神是怎样的,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我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踏实。”最终,王子文、付佳兰、许凤、刘艺、权天舒、孙梧斌、刘洋、刘艳、宋唱唱、陈亮、张睿、汪来娣、周晓萱、宗明明、胡风越、谈磊、袁露、殷梓恒、谭文、魏苏婉等20名同学荣获淮阴师范学院第十八届周恩来奖学金。周恩来奖学金自2000年开始启动评选工作以来,18年间共有442人获此表彰,它不仅是淮阴师范学院的最高荣誉奖学金,更是淮师学子“崇德励志 博学笃行”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