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开云(中国)在崇文楼1-103举办第31期翔宇学术沙龙。江苏理工学院赵贤德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员钟敏教授两位老师莅临语言学中心进行讲学,他们分别作了题为“常州四大语言学家与汉语拼音方案”、“汉语修辞的文化”的讲座。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皇甫素飞、开云在线注册副院长陈年高参加了本次讲座并担任主持,开云(中国)16级部分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赵贤德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常州的四位语言学家吴稚晖、赵元任、翟秋白、周有光的主要事迹和在语言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赵教授还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历史上的四种主要拼音方案,并通过与《汉语拼音方案》的比较,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差异与进步之处。他说,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汉语拼音方案》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拼音方案,在座青年应当具有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争取为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做出开创性贡献。
接着,钟敏教授向大家作了“汉语修辞的文化”的讲座。从“美食”引入到了“美辞”,她讲到,修辞意象蕴含着各自的民族性格、精神面貌、思想习惯等文化特征,语言是一种文化功能,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语言世界与文化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并针对常用修辞格中存在的文化,重点介绍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她指出喻体选择具有联想特色和民族色彩,不同民族比喻内容的相异之处,突出表现在同一喻体具有不同的象征义、比喻义这一方面。同时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文化意象,是不同的民族在文化生活中的约定俗称的认知图式。
通过本次翔宇学术沙龙,专家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来历与发展史,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热情,并且深入挖掘到了不同文化特色在修辞格中的具体表现,提高了同学们的认识层次,对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