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笔行走,铁画神钩。6月24日下午,开云在线注册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烙铁画”第四代代表性传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徐迎成先生,于教A模拟法庭开展“徐氏烙画”讲座。部分开云(中国)16级学子参加了本次讲座。
烙铁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珍贵的稀有画种,它以烙铁代笔,利用经过加热煅烧的烙铁,操作者在画板上勾勒出深浅、浓淡、远近等效果。为提起同学们对烙铁画的兴趣,徐先生将本次讲座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中国烙铁画的发源和发展、怎样由传统烙画逐渐演变为彩色烙画、烙铁画在当今现代社会的价值。
“烙铁画拥有悠久的历史,追溯起来的话,应该有两千余年了。”徐迎成先生谈起烙铁画时,显得意气风发。他在介绍烙铁画缘起时,还讲述了清朝著名烙铁画家赵星三偶然发现以烙烫的方式可以作画的趣味故事。紧接着,他谈起他与烙铁画结缘的故事和寻求耐高温颜料使黑白烙铁画变为三色烙铁画的过程。在提及烙铁画这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问题时,他说,三色的烙铁画仅仅在他手中发展为缤纷多彩的徐氏彩烙画还远远不够,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想要继续实现价值,需要不断地创新。烙铁画的制作过程制作繁复精细,且一学就是多年苦工,更需要能忍受寂寞苦冷的内心,他同时也介绍说,只有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工匠精神,才能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责任。烙铁画虽然刻画人物、景物都栩栩如生,但知名度还并不甚广,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也有限,徐迎成表示,“虽然现实不乐观,但我希望借自己微薄之力,将烙铁画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