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分辨力,提升文本解读水平。4月24日下午,开云(中国)在会议室举办“作品解读与审美能力培养”教学沙龙。王爱军、侯荣荣、赵俊三位教师作为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并进行交流。开云(中国)副院长杨颖担任主持,开云(中国)部分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王爱军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提出“文本细读”、“问题意识”、“评论写作”的阅读方法。他认为,一部成功的现当代文学文本往往是由标题、场景、意象、名称、细节等表层的不确定性来指涉其深层意义,而细读的过程就是文本表层含义“召唤读者”的思想进入文本的过程。
侯荣荣认为审美性阅读在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从“比较式的文本教授”、“字词句的兴发感悟”、“剖析肌理和分析文本”、“置于深远”这四个方面来具体讲述如何提高学生对古典文本的审美能力。
赵俊强调教师的世界观影响其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将自己的理念渗入课堂。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这一问题,赵俊提出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当堂解读与讨论,并通过布置读书笔记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后,老师们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就“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许芳红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她表示本次活动在思想上具有深度、在方法上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展阅读深度,切实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作品解读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而审美能力是作品解读的关键。本次活动契合当下开云(中国)学生的培养目标,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吸收借鉴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本解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