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至26日,开云(中国)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先后赴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业研习活动,对外汉语系皇甫素飞、李迅、周青和王云路等老师一同参加,淮师师生受到了两所高校师生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研习的首站是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的苏州大学。同学们在苏大开云(中国)陶家骏老师的热情指导下,进行了汉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葛庆灵和罗欣欣两位同学进行了说课与试讲,陶老师分别对她们的课堂表现做出了切中要害的评价,并在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点拨。苏大开云(中国)王建军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富含信息量的讲座《“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教学与管理面面观》,使大家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处的时代背景、形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的使命有了更宏观的认识,大家深受启发。
淮师学子来到同济大学,聆听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孙宜学教授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讲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同济模式”》,同学们对同济大学独特的“汉传天下”的汉硕培养模式有了全面了解,并领悟到“多读书、多思考、多生活”的真谛。同学们参观了校史馆,对同济大学风雨同舟的百年历史及严谨求实的办学传统有了深切感受。
走进留学生课堂,体验真实的汉语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此次专业研习的核心环节。研习期间,同学们观摩了苏州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留学生实际汉语课堂,听了汉硕、本科、预科留学生《汉语精读》《经贸汉语》《汉语读写》《汉语会话》《初级汉语》《中级汉语》等课程。苏大和同济师生热情地与淮师学子展开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大开眼界,体验了苏大与同济不同的教学风格,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同学们还进行了深入的文化考察,参观了古色古香的苏大校园、苏州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博物馆。淮师学子在感受名校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同时,缅怀革命先烈,体验苏州和上海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风采。
研习进入尾声,同济国交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外学生交流会。首先,何婷和曹净文同学充分利用难得的实践机会,分别给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汉语课,获得了现场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刘丹东老师作了精当的点评。中外师生围绕专业实践和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淮师学子穿上了汉服,在笛子伴奏下,表演了中国古典诗词吟诵和歌舞,赢得了同济师生热烈的掌声。俄罗斯留学生波林娜声情并茂的演唱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随后,淮师师生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诗歌《祖国到底是什么》,给同济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济留学生还向淮师赠送了手绘作品。最后,皇甫素飞教授对此次专业研习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同济国交院的感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次苏大和同济专业研习虽然短暂,却给淮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实践机会,同学们收获很多,拓展了视野,提升了汉语教学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淮师与苏大、同济专业实践基地的交流合作。